政讯通中心

当前所在: 网站首页>> 舆情观察 >>正文

撷来剑气入华章

时间:2024-05-02 作者:佚名 来源:四川长安网

  □ 辜超敏

  

  “酒入豪肠,七分酿成了月光,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,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。”余光中先生在《寻李白》中轻松道出了伴随李太白一生的酒、月、剑、诗。

  

  蜀地自古灵气深孕,青城峨眉一脉多有剑仙传说,虽无正史记载,但可以推测幼年时期的李白许是早在心中种下了剑仙的种子。李白少时曾于匡山读书习剑,“十五学剑术,遍干诸侯”,二十五岁“仗剑去国,辞亲远游”,三十五岁“顾余不及仕,学剑来山东”。剑在李白诗歌中出现了百余次,而在他之前,没有任何一位诗人如此频繁地以剑入诗。剑是伴随李白一生的符号,他以豪放、浪漫的气息,把剑幻化成自己的精神和灵魂,

  

  剑是李白建功立业的深切渴望。生活在人人乐观进取、渴望建功立业的盛唐王朝,天资聪颖的李白早有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,“虽长不满七尺,而心雄万夫”(《与韩荆州书》)。强烈的建功报国之志和自信豪迈的人格特点,使李白诗中的剑成为浸透功业梦想的承载物。他虽不是帝王,却渴望像秦始皇一样,“挥剑决浮云,诸侯尽西来”(《古风》)。他虽是一介文士,却渴望如边关将领一样驰骋沙场、勒石记功,“倚剑登燕然,边峰列嵯峨”(《发白马》)。或许是因商贾出身,或许是因复杂身世,抑或是因强烈自负,李白将自己“谈笑安黎元”的理想寄希望于风云际会下的君臣遇合。从二十五岁决定仗剑远游,直到天宝元年,时年四十二岁的李白才凭借才名走上仕途,少时怀揣着使“寰区大定,海县清一”抱负的他以为自己历抵卿相的机会终于来了。然而,长安居,摧心肝,他“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”(《行路难》),诗人心中的那柄长剑和残酷的现实发生了激烈碰撞,但这却丝毫未曾磨灭其顽强追求不世之功的激情,他确信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。直至暮年,李白身处病榻,依然执着于庙堂,不忘匡国复邦之初心,“宁知草间人,腰下有龙泉”(《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》)。李白笔下的剑,将他意气风发的激情与建功立业的渴望熔铸在一起,成为他立功报国的重要凭借。

  

  剑是李白任侠使气的不羁情怀。世人皆知李白嗜酒如命,其实,他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游侠精神践行者。《新唐书》载,李白“性倜傥,喜纵横术,击剑为任侠”。短短十余字,却注解了他酷好剑术的侠士身份。二十五岁之前,李白生活在蜀中地区,一边修文一边学武。蜀中自古的崇侠传统加之唐王朝游侠之风的盛行,赋予了他任侠的风度,李白自陈在蜀中时期就曾“托身白刃里,杀人红尘中”(《赠从兄襄阳少府皓》)。在他笔下,侠客是“边尘染衣剑,白发凋华发”(《禅房怀友人岑伦》)的不染尘世,是“击筑饮美酒,剑歌易水湄”(《少年行》)的飘逸洒脱,是“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”的拯危济困,是“事了拂衣去,深藏功与名”的淡泊名利,是“三杯吐然诺,五岳倒为轻”(《侠客行》)的重诺守信,他亦常以侠客自居。中国古代的剑与侠相伴相随,英雄侠士凭借手中的三尺长剑浪迹天涯,留下种种传说。剑不离手,浊酒天涯,李白爱剑惜剑,也使气为剑。他自比为延陵宝剑,“归来挂坟松,万古知其心”,向友人真挚陈明自己重情重义的心迹。他自比为干将莫邪宝剑,“风胡灭已久,所以潜其锋”,吐露伯乐难寻、知音难觅的苦恼。永王兵败后,年近六十的他在金陵城内“长啸倚孤剑,目极心悠悠”(《赠崔郎中宗之》),慨叹一生侠客梦碎。可以说,剑与李白的侠客情怀相互丰满,或许有了剑,这位流浪红尘的“谪仙人”才有了独立不羁行走江湖的侠肝义胆。

  

  剑是李白超然绝俗的飘逸风神。唐代是剑舞的黄金时期,文人剑舞也盛行一时。在拔剑起舞、纵横挥斥之际,文人肆意抛洒情绪,旨在达意尽兴。在李白身上,剑舞一体,纯然天真,可臻化境。酒酣之时,他雄姿英发,在一群文人骚客间“起舞拂长剑”,博得“四座皆扬眉”(《酬崔五郎中》)。酩酊之际,他快意人生,及时行乐,“醉来脱宝剑,旅憩高堂眠”(《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》)。飘逸不群的浪漫主义诗人注定要与这个世俗的世界格格不人,谪仙之灵魂困于凡人之肉身,自由终不可得。内心苦闷的李白寄情于剑,把剑作为傲视凡俗的寄托,借以释放生命的内核能量。醉里舞剑、踏歌而行是他最本真的模样,“抚长剑,一扬眉,清水白石何离离。脱吾帽,向君笑。饮君酒,为君吟”(《扶风豪士歌》),清水白石边,与友共饮,挥舞长剑,敞怀大笑,赤子之诚足以令日月失辉。“长剑一杯酒,男儿方寸心”(《赠崔侍郎》),李白以自由意志的剑锋,划破馥郁芳香的佳醇,酿出超然凡尘的诗魂。

  

  诗中有剑,剑中有诗。太白的剑,是他江山豪气、胸中块垒的喷薄而发,是他飘然思不群的生命气质,是盛唐王朝映射下的璀璨光辉。

  

  (作者单位: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)

  
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sichuanpeace.gov.cn/sbgw/20240426/2862795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执法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执法调研网 zfdyw.org 版权所有。
联系电话:010-56019387、010-80440269、010-69945235
监督电话:18516948318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邮箱: qgsndy@163.com 客服QQ : 2909421493 通联QQ : 213552413
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